Saturday, February 20, 2010
分蛋海绵蛋糕和戚风蛋糕
海绵蛋糕一般不加油脂或加少量油脂,它充分利用鸡蛋的发泡性。与油脂蛋糕相比,具有更突出的、致密的气泡结构,质地松软而富有弹性。
海绵蛋糕按制作方法分类可以分为"全蛋法"、"分蛋法"(戚风类)两大类。
"全蛋法"搅打海绵蛋糕还有以下几种类型:
(1)蛋黄海绵:多加部分蛋黄。
(2)蛋白海绵:多加部分蛋白。
(3)虎皮、蛋糕皮:全部加蛋黄。
(4)天使海绵:全部加蛋白。
(5)奶油海绵:加入适当奶油或麦淇淋。
(6)乳化海绵:加入乳化发泡剂。(SP、蛋糕油)
(7)卷筒海绵:又称瑞士卷,通过馅料、装饰料等方法变化出各种花式卷筒蛋糕。
1.全蛋搅打法(全蛋法)
(1)器具必须洗净,如沾油将妨碍蛋液的起泡,(加S.P除外)温度以25℃左右为宜,天冷时用"水浴法"搅打,但水温不能超过40℃,将蛋糖搅打至糖溶化,并起发到一定稠度,光洁而发泡的乳膏,浆料起发程度的叛断至关重要,否则会导致打发不足或打发过度,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、体积质量,打发程度一般从以下几点来判断。
①打发体积已接近最大体积,即体积不再增加。
②浆料呈白色膏状,十分细腻且有光泽。
③浆料已有一定硬度,搅头划过后能留下痕迹,短时间内不会消失。
(2)在慢速搅打状态下,加入色素、风味物、甘油、水等液体原料。
(3)加入筛过的面粉,用手混合,从底部往上捞,同时转动搅拌桶,混合至无面粉颗粒即止,操作要轻,以免弄破泡沫,且不要久拌防止面筋化作用影响蛋糕质量。
(4)将浆料装入蛋糕听,表面抹平,烘烤厚料温度要低,时间也相对的长,薄料则相反。
2.分蛋搅打法(分蛋法)
分蛋法多用于中高档蛋糕的制作,先将蛋清、蛋黄分离,(正常的鸡蛋一般蛋白和蛋黄的比例是2:1左右)搅打蛋清一定要注意不要沾油或蛋黄液,因为油脂的作用会破坏泡沫体系,蛋清液不易起发、且泡沫结构不稳定。
蛋清用打蛋器搅打成乳白色厚糊至筷子插入不倒为止(鸡公尾状)。蛋黄与糖搅至糖溶化,倒入蛋白膏中,再倒入过筛的面粉,拌匀即可装听烘烤。
3.戚风类搅拌法(一)
(1)蛋黄部分:水、糖、盐放入盆中,搅至糖溶化,加入色拉油混合,面粉和泡打(如果配方中有泡打)混合拌匀后过筛,加入油糖液中拌匀成糊状,并加入蛋黄慢速拌匀备用。
(2)蛋清部分:蛋清与塔塔粉(占蛋清量的0.5%~1%)用高速搅打至发白,加入糖继续搅打至软峰状态,(峰尖略为下弯,即硬性发泡)
(3)蛋白膏与蛋黄膏混合:取1/3蛋白膏倒入蛋黄糊中搅匀,再倒入蛋白膏内慢慢拌匀即可。
(4)烘烤:戚风类蛋糕的烘焙温度一般比标准海绵类低。
厚坯:上火180℃,下火150℃。
薄坯:上火200℃,下火170℃。
烤熟后尽快出模,否则会引起收缩。(戚风类模听,不且用需抹油的模具)
戚风类搅拌法(二)
(1)蛋黄部分:蛋黄与糖打发至乳白色、细腻有光泽时,慢慢加入色拉油(一勺勺缓缓加入,边加边搅打)混成水包油型的乳液状(切忌水油分离),然后再加入牛奶或水,也采取慢加的方法,再把面粉、及一些辅料过筛拌匀后加入轻轻拌匀待用。
(2)蛋清部分:参照戚风方法一。
5.乳化法(S.P)
一般海绵蛋糕的制作加入蛋糕油(S.P,发泡剂、乳化剂)便于工厂化生产,一般可在5~10分钟完成蛋液的乳化发泡工序,特点是体积大气泡小,韧性好,抵制油脂的消泡作用强,减少糖用量,可多加水份及面粉量,成品不易发干、发硬,延长保鲜期。
基本海綿蛋糕 (分蛋法)
基本海綿蛋糕 (分蛋法)
7吋活動圓模1個
學做蛋糕, 第一個基本步是做好海綿蛋糕. 只要做好這個蛋糕底, 配上不同的餡料便可變成不同的蛋糕, 如鮮忌廉士多啤梨蛋糕, 栗子蛋糕, 朱古力蛋糕, 紅豆蛋糕等等.
這種看似簡單的蛋糕, 要做得好卻絕非易事, 特別是打發雞蛋的步驟, 一定要打對了才可做出鬆軟的蛋糕體.
海綿蛋糕有兩種做法: 全蛋法和分蛋法, 上次用最簡單的全蛋法, 今次則用分蛋法, 分蛋法比較麻煩, 因為要將蛋黃同蛋白分開打發, 就是因為這樣, 蛋白可以打發得更好, 做出來的蛋糕質地更鬆軟.
材料: 3隻全蛋
80g 砂糖 (分成2份, 各40g)少許幼鹽
50g 低筋麵粉
40ml 鮮奶
50g 牛油
做法:
(1) 牛油用易潔鑊慢火煎香, 至金黃色, 微微燶, 用茶隔隔去黑點, 加入鮮奶備用
(2) 全蛋分開蛋黃和蛋白
(3) 蛋白加一半份量的砂糖(40g) 和幼鹽隔水加熱至38oC (人體體溫為37-38oC, 所以用手感覺到微暖便可), 一邊用打蛋器拌勻, 讓其熱度均勻, 離火; 用電動打蛋器快速打蛋白
蛋白的體積會慢慢變大, 氣泡開始多而細少, 打至蛋白的紋路慢慢清楚, 而且消散的時間減慢
轉慢速續打至企身備用
(4) 將蛋黄和餘下的砂糖隔水加熱至38oC (人體體溫為37-38oC, 所以用手感覺到微暖便可), 一邊用打蛋器拌勻, 讓其熱度均勻, 離火
(5) 以電動打蛋器快速打蛋至均勻
加入牛油和鮮奶, 稍稍拌勻
開動電動打蛋器攪拌均勻 (否則蛋漿會彈出來)
(6) 將低筋麵粉一次過篩入
用刮刀由盆邊放入
沿盆邊像畫圓圈般手勢, 再反手摺入麵粉
不斷重複直至攪拌均勻 (動作要快, 切記輕手, 否則會破壞蛋糊的細泡,焗好的蛋糕便不夠鬆軟)
(7) 將1/3蛋白拌入麵糊中拌勻
再將其餘拌入蛋糊內
輕手而快速地用刮刀拌勻
(8) 倒入焗模內 (蛋糊流下來時呈絲帶狀)
放入已預熱170oC的焗爐內焗約25分鐘
小貼士:
(1) 嫌麻煩可以隔水座溶牛油, 不過煎香牛油才用的話, 做出來的蛋糕較香.
(2) 想知道蛋糕是否熟透, 可用牙籤插入蛋糕中央, 取出時牙籤乾淨, 不會黏上麵糊便可
[美食厨房] 戚风与海绵蛋糕的区别ZT
[美食厨房] 戚风与海绵蛋糕的区别ZT
戚风蛋糕是从Chiffon Cake 音译而来,而海绵蛋糕则从Sponge Cake意译而来。Chiffon是一种薄而飘逸的绢,由此可见戚风蛋糕给人的一种高雅细腻享受(蓬松轻盈入口即化)。戚风大师赞它具有“柔软、清爽、低热量的丝绢口感 ”。 在日本更有大排长龙,只卖各式戚风蛋糕的戚风专卖店,风行程度可以想�。戚风蛋糕不但作法��、质地柔软、低热量和低胆固醇,这些都非常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快(要求做法简单),美味和健康兼顾的概念。所以在相当大人群中,外表朴实单纯、不起眼的戚风成为他们日常蛋糕的首选。 戚风蛋糕是在海�蛋糕基础上改良的1927年一个美国厨师发明的。配方中除了蛋、糖、面粉外还放了液体植物油和汁水,增加蛋糕湿润度,使蛋糕即使放在冰箱中还能保持柔软,湿润。 戚风蛋糕与海绵蛋糕在材料上、外形上极为近似,做法也有共同处,但却有实质性的区别。如何从材料、做法和口感上来区分它们呢? 1.塔塔粉:戚风大部分会加,现在很多方子用代用材料;海绵不加 2.泡打粉或苏打粉:戚风大部分会加,但现在不加的越来越多;海绵通常不加(少部分低成分蛋糕会加) 3.蛋的搅打:戚风为分蛋式;海绵则有分蛋式和全蛋式2种 4.加粉类的时机:戚风是在与蛋黄糊拌匀後加;海绵是蛋白糊与蛋黄糊拌匀後拌入(全蛋海绵是拌入全蛋糊) 5.烤温:戚风较低;海绵较高 6.是否倒扣:戚风出炉後立即倒扣(戚风muffen、波士顿派和戚风蛋糕卷不用);海绵可有可无。 7.烤模防沾和抹油:戚风不能用防沾模(除非衬纸),也不能抹油;海绵则可以 8.油脂与水(包括果汁、奶水): 戚风 a.使用比例高,b.油水同时使用於配方中,也可能只用油水只取其一,c.两者合用量在75%以上d.用植物油,多为不饱和脂肪酸,熔点低(室温时口感柔软); 海绵 a.使用量少或不加,b.两者合用量平均在40%左右,c.海�蛋糕多用固体的奶油,多为饱和脂肪酸,熔点高(室温时口感柔韧)。 9.口感:戚风湿润、绵密,蛋香、油香、丝绢口感;海绵松软,有弹性,油香味轻。 |
Thursday, February 18, 2010
转载 牛年车行3万公里的点点滴滴 (170P图集)
牛年车行3万公里的点点滴滴 (170P图集)
写于虎年伊始,和本命年说再见。
在此向诸位看官拜个晚年,祝虎年健康、开心!也借本文感谢所有帮助,关心,照顾过我的人。
09年3月至今,累计驾车33000公里,排二氧化碳6吨,充分体现本人力挺美国石油经济。以下是2009年在美国的汽车旅行精选合辑。这170P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啊,诸位请耐心浏览。
三月
1. 加州 "马里布" Dume海角 - Point Dume
2. 加州 圣地亚哥某裸体海滩 - Black's Beach
四月
3. 加州"死谷"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,野花盛开的季节 (这张由Oren同学拍摄)
4. "死谷" - Zabriskie Point
5. "死谷" - 干盐湖Badwater Basin - 北美大陆最低点,海拔-85.5米
6. "死谷" - 干盐湖Badwater Basin - 北美大陆最低点,海拔-85.5米
7. "死谷" - 干盐湖Badwater Basin
8. "死谷" - Devil's Golf Course
9. "死谷"
10. "死谷"
11. "死谷" - Ubehebe Crater - 直径800米深200米的火山口
12. "死谷" - 火山口的加州罂粟 - Ubehebe Crater,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
13. "死谷"沙丘 - mesquite flat sand dunes
14. 加州州立大学系统的沙漠研究中心 - Zzyzx, CA
15. Mojave Desert 加州"莫哈维"沙漠 仙人掌开花
9月 独行侠横穿美国 行程13000公里
特别感谢爸妈精神上的支持,欧翔和表兄Jeff全程的关心和建议,友人Cynthia悉心慷慨的帮助。还要感谢陈隽海伦若昀黄炯林帆薛亮(和你们的舍友)以及双秋阿姨一家,让我能舒适地寄宿并享用免费午餐/晚餐;谢谢传奇和王健的时间,带我走进巴尔的摩和纽约。
这段时常在车里过夜的日子很值得怀念
16. 9月7日启程 加州 66号公路 - Route 66
17. 加州 66号公路上的著名餐馆,与同名电影有关 - Bagdad Café, Route 66, CA
18. 9月9号 亚利桑那州 大峡谷 局部暴雨 - Grand Canyon, AZ
19. 亚利桑那州 大峡谷 - Grand Canyon, AZ
20. 9月10日 亚利桑那州 大峡谷 - Grand Canyon, AZ
21. 亚利桑那州 大峡谷 - Grand Canyon, AZ
22. 亚利桑那州 大峡谷,�望台 - Watchtower, Grand Canyon, AZ
23. 亚利桑那州 9月11日 Horseshoe Band, 科罗拉多河 - Page, AZ
24. 亚利桑那州 9月12日 "日落火山口" , - Sunset Crater, AZ
25. 亚利桑那州 Wukoki, 印第安人聚居地旧址, - Wupatki National Monument, AZ
26. 亚利桑那州 Wupatki, 印第安人聚居地旧址, - Wupatki National Monument, AZ
27. 亚利桑那州 巴林杰陨石坑 直径1200米深170米 - Meteor Crater, AZ
28. 亚利桑那州 "石化林国家公园" -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, AZ
29. 亚利桑那州 星空 - "石化林国家公园" -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, AZ
30. 9月13日 亚利桑那州 印第安人的岩画 - News Paper Rock, "石化林国家公园" -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, AZ
31. 亚利桑那州 66号公路上的汽车残骸 - "石化林国家公园" -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, AZ
32. 9月14日 新墨西哥州 某天主教堂 - San Francisco de Asis Church, Rancho de Taos, NM
33. 新墨西哥州 纪念西班牙殖民时期的Francisco传教士 - San Francisco de Asis Church, Rancho de Taos, NM
34. 新墨西哥州 印第安人聚居地旧址 - Taos Pueblo, Taos, NM
35. 新墨西哥州 巨大峡谷上的公路桥 - Rio Grande Gorge Bridge, Taos, NM
36. 9月15日 新墨西哥州 Taos, NM
37. 新墨西哥州 Rio Grande Gorge, Taos, NM
38. 新墨西哥州 首府"圣达菲" - Santa Fe, NM
39. 新墨西哥州 "圣达菲"某酒店 - Inn and SPA at Loretto, Santa Fe, NM
40. 新墨西哥州 "圣达菲" - Santa Fe, NM
41. 德克萨斯州 66号公路中点 著名餐馆 - Midpoint Cafe, Adrian, TX
42. 德克萨斯州 66号公路中点 - Midpoint of Route 66, TX
43. 9月16日 俄克拉荷马州 首府 俄克拉荷马城 - Oklahoma City
44. 9月17日 阿肯色州 首府 小岩城 - Little Rock, AR
45. 田纳西州 孟菲斯 - Memphis, TN
46. 孟菲斯
47. 田纳西州 首府 "纳什维尔" "州立法院?" - State Legislature's Office, Nashville, TN
48. 纳什维尔 联合车站 - Union Station
49. 9月19日 弗吉尼亚州 里士满 杰佛森酒店 相关电影《飘》/《乱世佳人》 - The Jefferson Hotel, Richmond, VA
50. 杰佛森酒店 - The Jefferson Hotel
51. 弗吉尼亚州 里士满 美利坚联盟国唯一一任总统杰佛森戴维斯 - Jefferson Davis, Richmond, VA
52. 里士满 - Virginia House, Richmond, VA
53. 9月20日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林肯纪念碑 - DC
54. 林肯纪念堂 - Lincoln Memorial, DC
55. 杰佛森纪念堂 - Jefferson Memorial, DC
56. 某联邦大楼 - Federal Building, DC
57. 美国红十字 - American Red Cross
58. 白宫 - The White House, DC
59. 国会大厦 - US Capitol, DC
60. 马里兰州 巴尔的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-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, Baltimore, MD
61. 巴尔的摩 厦门的友好城市
62. 巴尔的摩
63. 宾夕法尼亚州 费城市政大厅 - Philadelphia, PA
64. 宾夕法尼亚州 费城 - Philadelphia, PA
65. 9月21日 朝霞~从新泽西向纽约方向赶路 - New Jersey
66. 新泽西州 "新泽西铁路枢纽" 乘轮渡上自由女神岛 - Communipaw Terminal, NJ
67. 新泽西州/纽约州 自由女神像&曼哈顿 - NJ, NYC
68. 纽约市 联合国 - UN
69. 时代广场 - Times Square, NYC
70. 纽约市 熨斗大厦 - Flatiron Building, NYC
71. 纽约市 华盛顿广场公园/纽约大学 - Washington Square Park / NYU, NYC
72. 纽约市 布鲁克林大桥 - Brooklyn Bridge, NYC
73. 纽约市 帝国大厦上的夜景 - NYC (from Empire State Building)
74. 9月22日 宾州 理海大学 - Lehigh University, Bethlehem, PA
75. 纽约州 水牛城市政大厅&麦金利纪念碑 - Buffalo City Hall & McKinley Monument, Buffalo, NY
76. 9月23日 纽约州 尼亚加拉瀑布 美国瀑布 - Niagara Falls, Niagara Falls, NY
77. 美国瀑布
78. 尼亚加拉瀑布 彩虹桥 - Rainbow Bridge
79. 纽约州 尼亚加拉瀑布 从"迷雾小姐"看美国瀑布 - American Falls, Niagara Falls, NY (from Maid of the Mist)
80. 纽约州 尼亚加拉瀑布 从彩虹桥看美国瀑布 - American Falls, Niagara Falls, NY (from Rainbow Bridge)
81. 安大略省 尼亚加拉瀑布 从加拿大一侧看蹄型瀑布 - Horseshoe Falls, Niagara Falls, ON (from Canada side)
82. 从加拿大一侧看蹄型瀑布
83. 安大略省 从"西恩电视塔"看罗伦多 - Toronto, ON (from CN Tower)
84. 安大略省 比赛中 从西恩塔俯瞰 - Rogers Centre, Toronto, ON (from CN Tower)
85. 比赛结束后
86. 西恩塔 睡前
87. 9月24日 西恩塔 醒后
88. 安大略省 从加拿大眺望通用汽车总部 - GM headquarter, Detroit, MI (from Windsor, ON, Canada)
89. 密西西比州 底特律 - Detroit, MI
90. 9月25日 印第安纳州 普度大学 - Purdue University, Lafayette, IN
91. 伊利诺伊州 芝加哥 "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" - Chicago, IL
92. 芝加哥
93. 9月26日 密苏里州 圣路易斯 - St. Louis, MO
94. 圣路易斯 "拱门越战纪念碑" Gateway Arch
95. 9月28日 科罗拉多州 艾森豪威尔隧道 美国洲际公路系统海拔最高点 - Eisenhower Tunnel, CO
96. 科罗拉多州 落基山脉 - Rocky Mountain, CO
97. 犹他州 天然拱门 - Arches National Park, UT
98. 犹他州 墨西哥帽 - Mexican Hat, UT
99. 犹他州/亚利桑那州 "纪念碑山谷" 相关电影《阿甘正传》- Monument Valley, UT/AZ
100. 纪念碑山谷 相关电影《阿甘正传》
101. 纪念碑山谷
102. 纪念碑山谷
横跨美洲大陆系列至此基本画上句号,历时22天,拍照3000余张,耗油$684。iPhone,ice chest, 和AAA会员是汽车旅行中最得力的工具。
十一月~一月
103. 加州 "欧申赛德" 某天主教堂 - Mission San Luis Rey, Oceanside, CA
104. Mission San Luis Rey
105. "欧申赛德" Oceanside
106. 欧申赛德
28日开始北加行
107. 加州 马里布 海滩 - Zuma Beach, Malibu, CA
108. 加州 赫氏古堡 - Hearst Castle, San Simeon, CA
109. 赫氏古堡
110. 赫氏古堡 西南角
111. 赫氏古堡
112. 赫氏古堡 东北角
113. 赫氏古堡 室内泳池 马赛克下都是金箔
114. 圣西门 雄海象强壮的胸盾 - Chest Shield of Elephant Seal, San Simeon, CA
115. 加州太平洋海岸一号公路 (以下简称PCH)- Pacific Coast Highway, CA
116. PCH
117. PCH
118. PCH
119. PCH
120. PCH
121. PCH
122. Point Sur - PCH
123. Point Sur - PCH
124. PCH
125. Big Sur - PCH
126. Bixby Bridge - PCH
127. Big Sur, PCH
128. 30日 斯坦福大学 - Stanford, CA
129. 旧金山 - San Francisco, from Twin Peaks
130. 旧金山 - from Twin Peaks
131. 旧金山
132. 旧金山
133. 旧金山 金门大桥 - Golden Gate Bridge, San Francisco, CA
134. 金门大桥
135. 金门大桥
136. 旧金山 开车通过九曲花街必须在陡坡上排队 - Lombard Street, San Francisco, CA
137. 九曲花街
138. 九曲花街
139. 九曲花街
140. 旧金山
141. 金门大桥
142. 31日 加州红杉 - Samuel P. Taylor State Park, Fairfax, CA
143. Samuel P. Taylor State Park, Fairfax, CA
144. 雷耶斯角国家海滩 "雷耶斯角"灯塔 - Point Reyes Lighthouse, Point Reyes National Seashore
145. 雷耶角"灯塔
146. 雷耶斯角国家海滩
147. 2010年1月1日 加州首府 萨克拉门托 - State Capitol, Sacramento, CA
148. 太浩湖 - Lake Tahoe, CA
149. 2日 太浩湖 - Lake Tahoe
150.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- Yosemite National Park
151.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
152.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
153.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
154.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
155. 3日 巨杉国家公园 - Sequoia & 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
156. 巨杉国家公园 格兰特将军树- General Grant
157. 格兰特将军树
158. 巨杉国家公园 眺望加州中央峡谷 永远的浓雾弥漫
159. 巨杉国家公园 冰雪融水
160. 加州中央峡谷
161. 巨杉国家公园 雪曼将军 地球上最大的树 2200岁 底部直径11米 周长31米 体积1487立方米 重1256吨 注意图中左下角有一游人可作参照物 - Central Valley (from Sequoia & 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)
162. 日落 离开巨杉国家公园
北加之行至此结束
163. 1月23日 加州 盖蒂公馆 - Getty Villa, Malibu
164. 加州 马里布 Malibu
165. 24日 加州 威廉赫斯特海滩 纪念赫氏古堡的主人? - William Randolph Hearst Memorial Beach
166. 这是可以和海象有最近距离接触的海滩了
167. 这是海象交配的季节, Elephant Seal, San Simeon
168. 这是海象做爱的季节....
169. 丹麦村 Solvang
170. 丹麦村 Solvang
最后是大年初一在Mountain High玩滑雪板snowboarding。如果不恐惧速度,上手很快。初学4小时我就上了专业滑道,只不过摔得多了点,哈哈哈。
写完了……贴图贴到快断气,休息,休息一下。